为使广大研究生对专业研究、学术前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精准地把握自己的专业走向,同时为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航天学院于12月7日—10日举办了线上学术交流会,学院控制、宇航、力学、材料、电子5个学科的12名教师参加指导,61名博士生参与汇报,累计300余人观看。学院辅导员王猛、曹昊阳、程晓峰参加会议。
12月7日14:00,宇航-控制第一分组交流会举行。田浩老师和高亚斌老师担任评审老师。会上同学们就滑模控制、高阶全驱系统、多机器人协同导航、轨迹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两位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们加强研究的深度,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力学-材料第一分组学术交流会于同日18:30召开,洪毅老师、何阳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对石墨烯材料、水凝胶、形状记忆材料及双稳态材料等材料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指导老师分别针对每一个同学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指导,为同学们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2月8日14:00,宇航-控制第二分组交流会召开。潘惠惠老师、浦甲伦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同学们就气动计算技术与滑模制导方法、多滑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研究、圆盘触水滑跳过程空泡流动的数值研究等课题进行了交流。师生交流环节中对于分级神经网络、高阶全驱、指定滤波器的频率参数的选择、攻角最大振动幅度等的讨论颇为激烈。老师们为同学们之后的博士论文选题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对博士生们的工作表示了肯定,表示期望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来丰富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力学-材料第二分组交流会于同日18:30举行。会议邀请刘远鹏老师和程源老师前来指导。各位同学针对多功能蔗糖基碳泡沫材料、CNT组织膜结构及力学性能、生物质衍生碳膜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度讨论。两位老师对同学们的研究成功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宝贵建议。会议最后,两位老师表示希望大家深入研究各自领域,为对应行业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2月9日18:30,宇航-力学分组交流会举行。9位硕博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侯磊老师、郭鹏老师担任评审。主题涉及广泛,包括挠性支撑结构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机械臂研究,高速空对地导弹末制导律研究,减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绳索牵引航天器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动态响应分析,结构动力学在航天中的应用等等。两位评审老师对专业相关内容进行了提问,并且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对于学生研究中使用方法的选取给出了指导。会议期间,同学们之间也积极交流讨论,整体氛围热烈。

12月10日18:30,力学-材料第三分组交流会召开,主题内容涉及铁轨的无声检测、深度学习与医学图像处理结合等,李丰丰老师和曹文鑫老师参加了此次交流会并与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李老师对参加交流会的同学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水平进行了肯定;曹老师表示希望大家能更多的参加到交流学习之中,相互进步,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

本次学术交流会充分展示了航天学院研究生较高的学术水平与良好的学术素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拓宽研究生学习知识面,对以后开展交叉学科创新提供了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