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交流、提高——畅谈中美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

十年教书育人,风雨兼程;三十年不懈奋斗,桃李芬芳。

201862日,哈工大CET中文项目30周年庆典暨中美文化与汉语教学交流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主办,CET哈尔滨项目协办,无非+工作室承办。来自美国CET总部的领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相聚此地,共襄盛举。虽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拼搏的精神;任烈日炎炎,但阻不断进取的决心。此次交流会堪称“大视野,高规格,促发展,助融合”。国教院顾建政院长在会议伊始进行了开幕致辞。

在致辞中,顾院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工作成果,肯定了我院在过去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于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冀。就如顾院长所希望的,未来的汉语教育,除了国际合作之外,还应加强国内高校间的区域联通,同促进,共发展。

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分别就《汉语教师的能力培养和事业发展》、《“支架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年级汉语教学》《加强汉语教学法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心里词汇教学“句法模式和短语等价物”》等议题展开讨论。

“高山不语,万木兴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教授、中文系主任刘乐宁教授从 “汉语教师的能力培养和事业发展”入手,展示了哥大的教学评估手段,介绍了美国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原则,提出了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所在文化的适应性,还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学者等相关问题。

“素手滑落了清风,眉梢牵扯了柔情”,美国CET北京学术项目主任朱俐老师以支架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年级汉语教学为议题,以北京CET项目高年级学生为案例探讨了支架教学法这种强调利用教师搭配的情景,互相协作等方式的教学模式。

“大海无言,百川来归”,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珣以“加强汉语教学法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为题的发言中,强调了汉语教学界今天应该在“汉语如何教的问题上”,特别是“汉语的教学理论”“教学原则”等宏观的层面上形成某些共识。刘教授强调:要我们的汉语时刻处于保温状态,不要降温。更不能让欧美学生感觉汉语是“真正外语” 和“外语中的外语”。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莫大伟依托自己学习汉语以及教中国人外语的经历展开议题,其发言涉及汉语教学法、教学资源研发、课程设置等多个领域,展示了汉语教学多层面考察研究方法。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汉教中心教研组长于赛男老师基于我院无非+工作室和中高年级组自行开发的新课型——会谈课。分享了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在中高级汉语会谈课中的实现。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好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一代代国教人的创新奋进,才有了今日的硕果累累。

此次会议交流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内容丰富、气氛欢快。专家教授们畅所欲言,例证丰富,让在座教师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内涵;不仅开拓了学术视野,了解了海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前沿信息,还学习了新教法、新思路。这将大大推动我院未来汉语教学、教材、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美哉,我工大CET;壮哉,我工大国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