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龙江”实践团走进伊春市汤旺河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调研

汤旺河,是黑龙江水系的松花江下游的一条主要支流,被誉为松花江干流的北岸第一河。汤旺河区,以境内的汤旺河而得名,位于伊春市北部,区内有九大林场,而区内唯一的一个村庄——通江村,就位于九大林场中央。 通江村,一个只有十六户人家的小村落,也让实践团队员尝到了汤旺河水的甘甜与苦涩。

714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抵达汤旺河通江村。当刘师傅停下他的车的时候,队员们都有些许诧异——这个村子太小太破了。除了车子所在的干道,村中其他路全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并且由于刚下过雨,路中的积水也阻止挡住了队员们的前行。

刘师傅是这里的熟人,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成功地走进了村中,拜访了村中的人家,并与山羊养殖户王阿姨交流起来。

在与刘师傅和王阿姨的交流中得知,村子里除了一家养羊,一家养蜂外,其余人家都以种木耳营生,而且不止是村子和农场,周围的九大林场也都种植了木耳。因为木耳是段木种植,所以在汤旺河的冬季,不存在秸秆燃烧的问题,并且作为林场环绕的幸运儿,汤旺河一年四季的空气质量都是上等,不会见到雾霾。虽然村子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居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却是太差了。村子里没有公共厕所、公共照明以及娱乐设施,就连村民的房屋,也都是土方瓦房,摇摇欲坠。村里也没有垃圾站或垃圾箱,各家的垃圾能烧的就用来烧火,不能烧的就用来沤肥,各家的粪便也都自行作为农家肥使用。

在回到住处的途中,成员们愁眉紧锁,一想到通江村的现状,内心就失落起来。队员张蕾向刘师傅问道:为什么通江村的居民这么少?刘师傅叹了口气,回答说:不止是村里人少,整个汤旺河区人都少,都是因为封山育林政策。之后刘师傅讲心情沉重地述起了汤旺河的变化:在封山之前,汤旺河的人口还是比较多,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因为这里环绕着九大林场,是数不尽的自然资源。但是五六年前,封山育林政策突然来临,打乱了人们生活的步伐。在没有任何补助与附加政策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群。由于汤旺河的营生手段有限,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走上了离乡打工的路,另一部分不宜远行的人,选择了种植木耳等农田工作,守家带孩。所以,汤旺河的人口越来越少,经济越来越难发展。

林场资源运用不充分,产业结构趋于单一,旅游业发展缓慢,导致了汤旺河地区的经济落后,进而导致了通江村的落后。如何能将“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值得我们学生、社会人士乃至政府部门的深思。

 

 

 

调研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