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抓科研成果丰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7-01-12 15:14

     深研院宣(常溪/文)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回首校区科研工作发展历程,近年来,科研经费持续快速增长,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基地平台建设稳步有序,各类奖项收获颇多,知识产权申请、授权不断增加,产学研合作火热开展。“十二五”以来,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约7.5亿元,历年累计经费近11亿;发表SCI检索2427篇;授权专利369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1项、省部级科技奖38项;与700余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企业解决千余关键技术问题,项目经费超过3亿元。

 

科研概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创新,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十二五”以来,校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竞争力。校区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22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5项,授权专利375项,各级科技奖项87项。

近五年,校区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约6.7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约7500万元;累计牵头承担国家86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高水平任务60余项。与微软、腾讯、施耐德、中兴等知名公司共建近3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授牌西门子、华为、大族激光、美的等近60家企业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

近三年,校区承担国家、省、市级纵向项目近500项,横向项目3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4.5亿元;基础研究方面,2016年,获批经费691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项,资助总额为1795.7万元;应用技术研究方面,2016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00余项;论文发表方面,发表论文数量逐年上升,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共发表SCI检索文章486篇,EI检索文章690篇。

校区知识产权一直保持较高的申请和授权数量。2016年,校区申请专利149项(其中发明134项),比15年增长15.5%;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84项),比15年增长109.8%;软件著作权登记21项,比15年增长31.25%;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校区科研工作者时刻用创新的理念督促自己,出成果,创标杆,见成效,助力校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校区,助力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科研成果

 

2016年,是校区科研工作喜获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在校区建设运营的微纳光电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列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是校区首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深圳市学科布局项目中承担20 项共获项目资助3650万元,平台项目7项共获项目资助275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由校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周裕牵头的湍流边界层主动减阻及机理研究项目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是继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滕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钦宇等之后,为校区赢得的又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滨在微小RNA识别方面的代表论文(PLOS ONE 2015, 10: e0121501)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于2016年10月被评选为“2015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校区SCI论文数量连续5年获得年均30%左右的高增长……

2016年收获的成果源于校区科研人员多年来兢兢业业的付出和积累。十五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来到校区,扎根校区,在诸多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无论是微纳光电材料、结构与器件,还是图像大数据和网络大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亦或是湍流-噪声-震动耦合与控制,校区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在智能机器人、水资源与水环境、功率电子散热塑封装关键技术、基于微纳流体和微流芯片技术、光学超材料、集成光子器件研究、打印电子学和只能技术等方面,也都凭借亮眼的成果成为校区科研特色领域。

而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异构数据挖掘、污/废水深度处理与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智能结构与系统、城乡空间诊断与布局等方面,校区科研成果与相关产业强势领域密切结合,在助推航空航天、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城市布局、大数据应用等产业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在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和对科研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校区科研实力逐步增强,正逐步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校区科研团队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科研氛围和环境,对科研事业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平台建设

 

校区在全面传承哈工大校本部实践积累的前提下,借鉴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经验,统筹考虑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整体需求,瞄准国际一流水平,探索建设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校区设有31个研究中心、39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南山区创新机构。此外,校区还将依托校本部资源,建设“重点实验室集群”。以“一室两区”模式,拓展建设“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深圳)”、“可调谐激光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深圳)”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张乃通院士为核心建设“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以方滨兴院士为核心建设“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以欧进萍院士为核心建设“城市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等3个扎根深圳以国家级为目标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为更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条件和保证。

校区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主动适应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环境、新能源、航空航天和土木工程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建成一批源头创新能力强、引领深圳产业发展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较强的承接国家重大创新项目的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建设与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校区在区域产业转型和升级中的技术引领能力,促进先进技术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实现有效应用和转化,显著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及经济转型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校区规划建成省部级以上(含)创新团队2-5个、拓展哈工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整合成立1-2个由校区牵头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4-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科研团队

 

多日冥思苦无解,一朝顿悟功始成。科研工作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继而获得成功。卓越的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研人员和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辛勤付出。

校区从2014年开始进行微纳光子集成实验室建设,目前形成了以校区筹建办本科生培养事务部主任孙秀冬、理学院教授宋清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肖淑敏、哈工大理学院教授姜永远为成员的科研团队,购置实验设备30余套,总价值3000余万元,包括了电子束曝光机、ICP刻蚀机、镀膜机等各种尖端的微纳加工设备以及各种激光器光谱仪等测试设备。当前实验室的总体条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依托该平台成功获批“微纳光电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航天航空微纳器件加工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团队”,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杰青”、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兴军为首的团队,包含了教授林挺宇、日本东北大学副教授谢国强、美国波士顿大学副教授林熹、教授张德良、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王翠萍、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教授张倩、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袁群惠等国内顶尖学者,目前,该团队已通过同行专家评审,是校区首个进入答辩环节的创新团队。该团队基于基础研究,进行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环境材料等开发,结合半导体封装、热电转换、生物医疗和污染物传感器等产业应用,与朗讯、飞利浦、摩托罗拉、华为、华进、中兴、比亚迪、正威等企业合作,着力解决新材料研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材料设计研发平台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校区还有一支科研团队,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深圳市污水处理各个环节,这就是“水资源与环境安全”科研团队。该团队在校区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董文艺带领下,由土木学院教授李继,副教授刘彤宙、孙飞云、王宏杰、张冠和助理教授张小磊、刑丁予组成,组建了一支国际化、跨学科、跨行业的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城市节水与管理、饮用水安全保障、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领域展开研究,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要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发明专利24项,在全国范围内建造或改造污水厂14座。该团队的科研成果显著提升了污水处理的出水效果,节能降耗达10%,为城市实现低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需要不畏劳苦、持之以恒的性格和为科学献身的激情,需要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科研基本能力,同时也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目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学风,以及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心理状态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更离不开谦逊好学、虚怀若谷,既善于协作、又善于独立思考的品格。当然,当下最重要的还离不开创新精神,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校区科研工作者通过不断积累和努力,正在助推校区科研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