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促进团】人文社科学部“携非遗文化 促乡村振兴”实践队探索乡村致富密“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写道:“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乡村振兴呼唤青年人才,2024年1月30日—2月1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携非遗文化 促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扎根黄河边开展社会实践。

滨河家园四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与电视剧《山海情》中的闽宁镇相似,是一个因实施生态移民和脱贫攻坚政策而成立的村庄。2014年以来,滨河家园四村的800多户村民从山大沟深的贫瘠之地搬到了环境优美的黄河之滨,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局,迈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image-20240304182818-1

实践队与麻编手工坊内的村民们合影

一、深入乡村解民生治学问

1月30日上午,在滨河家园四村妇联主任虎翠霞的带领下,实践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了解,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显著成果。实践队首先走进村史馆,通过了解滨河家园四村的历史沿革、非遗文化,增进了对乡村整体发展的认识。随后,实践队走访了村头产业,深入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村民就业情况。队员们还参观了农民文化大院,一场欢快的广场舞不仅跳出了滨河家园四村民风的淳朴,更展现了新时代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的富足。

image-20240304182818-2image-20240304182818-3

实践队参观村史馆

二、感受工艺悟匠心觅智慧

1月30日下午,实践队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依次参观了月牙湖乡手工坊内的青年之家、图书室、职工技能培训室、麻编非遗展厅。实践队员了解到滨河家园四村麻编手工坊把非遗传承培训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给当地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妇女传授麻编技艺,建立起与村民“零投入、无风险、包分销”的合作模式。这一行动不仅为村民们打开就业之门、解决了生存的困窘,更为他们发挥个人价值、自尊自信地生活提供了平台,这无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共融共生理念的最佳诠释。实践队员惊叹精美麻编工艺品俏销国内外市场的同时,更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image-20240304182818-4

实践队参观月牙湖乡手工坊

image-20240304182818-5

实践队参观麻编非遗展厅

三、走进非遗听心声求真知

实践之初,队员结合社会工作、农业经济等专业知识,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希望能够深入调研非遗麻编给村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探讨非遗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1月31日上午,实践队面向参与麻编制作的20余位村民进行了实地访谈。

image-20240304182818-6image-20240304182818-7

实践队对参与麻编制作的村民进行访谈

调查发现,麻编手工坊的“主力军”是女性,占比高达80%,其中多为老人、留守妇女以及残疾人。村民通过跟随非遗手工厂负责人虎海霞进行学习,利用农闲时间在家手工编织初级产品,月平均收入最低可达550元。“家有万担粮,说话比人强。正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多了,才让我的钱包鼓起来了”受访村民马银飞的肺腑之言使实践队员真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此外,村民因参与麻编制作平均增加的朋友为32个,这种以非遗文化为纽带的乡村治理方式,既增进了村民之间的互动和交往,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乡村的凝聚力。

四、振兴路上学技艺攻难题

1月31日下午,实践队面向滨河家园四村手工坊非遗麻编负责人虎海霞进行了深入访谈。她说:“我始终认为知识和手艺是没有多余的!学到就是赚到!发展炕头经济,不仅把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还能让我们感觉到在社会上特别有价值!”在她眼中,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产业、人才、文化的振兴。手工坊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是年轻一代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她还分享了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包括部分产品编织难度大、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碰撞等。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虎海霞等人继续前进,她表示,正式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恩师张璟老师的鼓励,她才得以在这样困难重重的旅程中持续不懈坚持,为乡村振兴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虎海霞就像乡村振兴中的一粒种子,始于微小,成就伟大,她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深深触动了实践队员的心。

image-20240304182818-8

实践队对麻编手工坊负责人虎海霞进行访谈

五、解密文化织梦想寻传承

在虎海霞的带领下,实践队开始了麻编工艺学习之旅。她手把手地教导队员们如何运用手中的钩针将一根根麻丝编织成各种形状,在她的生动讲解和悉心指点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编织的基本技巧,开始尝试制作简单的麻绳制品。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手工艺制作的难度之高,从而明白麻编传承人精湛技艺的背后,其实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和付出。在虎海霞和一代代中国匠人用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鼓舞下,队员们渐渐克服了工具使用不熟练、针法复杂和编织密度不均匀等难题,亲手完成了“HIT”形状的麻编作品。实践队将把这段难忘的实践经历带回校园,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一代代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美学得以发扬光大。

image-20240304182818-9

实践队学习麻编工艺

image-20240304182818-10

实践队编织的“HIT”形状的麻编作品

六、漫葡小镇赏非遗过大年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不禁思考,新时代如何守正创新,助推非遗更好发展。虎海霞告诉队员,银川漫葡小镇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非遗文化基地,她的师傅在那里设立了巴鸟麻编麻文化活态非遗传承展示展销馆,或许能够为队员们提供一些思路。正值春节,实践队于2月13日来到小镇寻找答案。实践队先后参观了巴鸟麻编、刘三朵八宝茶、陈氏烙画、宁夏花儿、贺兰石篆刻、邹哥棉塑坊、黄氏糖画、漆陶坊等宁夏特色非遗文化,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在一脉相传中“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蓬勃生命力。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各项传统艺术的历史背景、制作技法及传承情况。贺兰石篆刻传承人表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不仅提升了游客们的旅游体验,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还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队一致认为丰富多彩的非遗旅游活动不仅能让城乡“热”起来、年味“浓”起来,还能够推动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image-20240304182818-11

实践队学习贺兰山篆刻非遗文化

image-20240304182818-12

实践队学习陈氏烙画非遗文化

    七、专业创作品传统融创新

 现如今,非遗正以年轻态、时尚态引领着新国潮,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队内来自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同学发挥专业优势,将传统麻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龙年元素和航空航天特色的麻编产品稿,使其更符合大学生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正值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前夕,队员们将传统文化与体育赛事相结合,推出了具备运动文化、冰雪文化以及麻编文化的帆布包,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并为亚冬会增添一份独特的文化气息。实践队将设计稿递送给虎海霞进行指导,得到了高度肯定与赞美,她鼓励队员保持创新精神,做好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年轻人的贡献。

 

image-20240304182818-13

实践队员设计的麻编产品稿

image-20240304182818-14

实践队员设计的集“航空航天、2025亚冬会”元素于一体的麻编帆布包

       八、感悟

       殷加贝:通过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麻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坚守和创新。每当我想起那些精美的麻编作品,我都会被麻编传承人以及麻编制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感动。

       刘博: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有幸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家乡的非遗文化。我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及其在旅游业中的融合与应用,这不仅是一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动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种融合不仅成为宁夏旅游业的新名片,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为其他地区的产业振兴提供新思路。同时,发掘本地特色非遗文化助力旅游发展,也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本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朱伟敏:在宁夏麻编社会实践中,我主要负责运用专业知识为非遗文化赋能添彩,利用冰雪和航空航天元素为麻编设计新的样式。而将两个完全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而有创意的设计,对我来说是一次趣味性兼具挑战性的尝试。同时,为突出作品特色,我选择了一些特殊的麻编技法,例如交叉编织和立体造型,相信新颖的作品更能吸引大学生群体。我也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独特的作品,更是传递文化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能够让更多人喜爱冰雪文化、感悟哈工大精神,为宁夏麻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静:从我所学的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此次实践给了我很大启发,在滨河四村内,麻编不仅是一种非遗技艺,更是村民间沟通的桥梁,是乡村文化的独特表达。村民们参与麻编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乡村凝聚力不断加强,乡村氛围更加温暖和谐,更加具有人情味儿。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治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地方特色文化保护,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