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教研室的组建者、化工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八百壮士”的杰出代表、第六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魏月贞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7日9时20分在重庆逝世,享年97岁。
魏月贞同志1928年3月26日出生于江苏。1954年,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号召,进入哈工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魏月贞同志始终秉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为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常说:“专业需要,咱就得上。”她率先在国内开展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表征与改性方向的研究工作,确立了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并整合专业发展方向,为我校化工学科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她曾担任《复合材料学报》编委、“粘接”杂志编委、“北方塑料”杂志编委、哈工大科协副主任、全国胶接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胶接协会副理事长等。
魏月贞同志学术造诣深厚,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带头人和化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58年,魏月贞教授牵头并参与创建了我国首批航天非金属材料专业,这也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前身。在专业创建之初,条件极为艰苦,但魏月贞教授敏锐地发现了复合材料界面这一薄弱点和关键点,不等不靠,自筹资金,率先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界面微脱粘测试仪。1981年,她创建了高分子材料专业和高分子材料硕士点,开始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并获得浙江省科技奖(R-20高性能薄膜电池,国内首创)。1983年,她获得七机部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年,她获得哈工大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被评为七系优秀党员。1989年,她牵头并参与创建了复合材料博士点,为我校培养复合材料领域的高级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荣获学校第六届“优秀教工李昌奖”。作为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荣休后她仍然心系学科发展,关心人才培养,继续通过线上等方式为师生讲述自己与学生师者传承、化合聚力,攻克科研“硬骨头”的故事,让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不断赓续传承。
魏月贞教授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分子专业制定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方针。在复合材料界面表征与改性研究的基础上,她将学科研究方向逐步扩展到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纤维,进而推动了专业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材料、工程塑料和耐高温防腐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确立了高分子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科从八十年代初的默默无闻,发展成为工信部和黑龙江省的重点一级学科。
魏月贞同志一生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富于创新、勇于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专业的创建和化工学科的发展殚精竭虑,作出了卓越贡献。
魏月贞教授的逝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大损失,我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我们将永远怀念她!
魏月贞教授千古!
根据魏月贞教授生前意愿和家属意见,丧事从简。
魏月贞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7:15在重庆江南殡仪馆举行。
联系电话:13883177070 周老师
化工与化学学院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