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社会学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赵联飞研究员《青年发展规划与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成功举办

2021-10-26 08:24

      应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社会学系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共青团中央《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专家委员会委员赵联飞研究员,于10月24日晚19点做客HIT社会学讲座,发表题为《青年发展规划与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社会学系唐魁玉教授主持,校内外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与同学听取学术讲座。
      首先,赵联飞研究员回顾了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青年发展问题概况。他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年发展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认同政治兴起,社会运动成为西方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21世纪,由于失业率的上升,国外青年的反叛运动此起彼伏。上述发展脉络成为全球范围内21世纪青年发展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接下来,赵联飞研究员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的出台过程。2017年国家第一次以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联合颁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该发展规划的出台,历时两年论证起草、历经三次重要会议讨论,得以颁布,彰显了国家对青年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提出的青年发展规划在吸收借鉴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及联合国相关青年发展规划、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是介于经济社会总规划与各专门规划之间的国家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子规划,与国家发展总体规划的各项要求相协调;《规划》回应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普遍关切,覆盖了青年的主要需求,照顾了青年群体的发展特点,回应了当前青年发展的核心问题。
      然后,赵联飞研究员对世界各地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介绍了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概念及政策思路。基于青年的发展性特征,在城市政策的话语体系中,青年友好型城市(youth-friendly cities)也被叫做青年发展型城市,国内外媒介话语通常称其为“青春城市”或“年轻城市”。赵联飞研究员指出,作为一种城市发展道路和城市政策框架,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转向”密切相关。结合美国、加拿大等国及武汉、西安、成都等国内城市的案例,赵联飞研究员对国内外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
      最后,赵联飞研究员结合自己从事的课题研究,对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初衷、基本内容进行了精练介绍,并对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他认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具体设计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时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要与地方的城市发展规划紧密衔接。赵联飞研究员还对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学理上的指标与政府实际期望之间的差异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指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理念,要满足青年在多个层次的需求,要考虑到青年发展横跨多个生命历程,在政策设计上要注重从关注重点群体到制订普惠性政策的转变。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赵联飞研究员与老师、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围绕“大城市人才优惠政策的制定”“用人招聘的年龄限制”、“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理论发展”“青年友好型城市与青年友好型社会”“我国各地青年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建构的共性与个性”“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与东北区域发展”等问题,赵联飞研究员与大家进行了坦率而深入的交流。在讲座活动的最后,作为主持人,唐魁玉教授对赵联飞研究员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指出,赵联飞研究员的讲座展示了青年发展及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前沿领域,紧密结合扎实的经验研究与国家政策设计实践,突出了社会学研究扎根社会现实、服务国家及社会需求的学科关切,对拓展社会学学科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视野与想象力十分具有提升与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