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学院第二十七期知新讲坛 “爱因斯坦探针:捕捉宇宙的‘焰火’”讲座成功举办

2021年4月22日下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研究员、“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袁为民研究员做客英才学院知新讲坛,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精密工程到航天科学——爱因斯坦探针:捕捉宇宙的‘焰火’”的讲座。

在讲座中,袁为民研究员从中国早在公元185和1054年就开展爆发天体得发现和观测记录,进而讲解看不见的X 射线辐射:高能电磁波,解释了何为“宇宙的‘焰火’”,即暂现天体和爆发现象。随后袁老师介绍了X射线观测研究对伽马爆、黑洞潮汐瓦解、超新星爆发等重大宇宙现象的应用。袁为民研究员指出,双中子星合并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被探测到,使人类进入多信使天文学时代,研究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对于精确定位产生引力波的天体、测量红移、理解致密天体并合过程、独立测量宇宙学参数等具有重要意义。袁老师重点介绍到,目前国家战略先导专项中“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国际首次采用“宽场+后随”双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其中后随X射线聚焦望远镜对X射线进行两次掠射式反射进行精准聚焦,相当于“放大镜”,同时宽场X射线聚焦望远镜采用龙虾眼微孔的设计结构,视场大,非常适合用于X射线的全天候工作,相当于“监视镜”。该卫星研制成功后,将在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上比在轨运行的同类设备提高1个多数量级,成为监测更大、更远,看得更远、更暗,测得更精的X射线全天监视器。此外,袁老师还介绍了EP卫星的核心科学目标、探测目标以及研制进展,其中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化工学院以及材料学院的课题组承担了重要的后随X射线聚焦望远镜研制工作,是我国首次以自主创新的超精密切削和超光滑抛光工艺为核心,实现了X射线聚焦镜镜片的高精度批量镍基复制,可以为X射线天文学、脉冲星导航等提供技术支撑。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EP卫星的探测精度等方面向袁老师提问,袁老师一一予以耐心解答。此外,听报告的老师还就聚焦成像望远镜的先进制造工艺与袁老师展开初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