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苏万庆 文/图)2022年5月28日,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师党支部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同衡”)第一党支部、第八党支部、人力资源部党支部联合开展党日活动,举办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杰出人才培养论坛。按照2022建筑学院第六届教学节系列活动安排,本次论坛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乡规划学科校企“双主体”杰出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力度,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本次党日活动邀请到清华同衡院长袁昕,总规划师张险峰,副总规划师卢庆强、汪淳等13位企业领导线上参与论坛,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宏、副书记赵来旭,建筑学院副院长董慰,城乡规划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冷红,党支部副书记苏万庆等18名教师在学院“党员之家”线下参会,共同探讨城乡规划学科校企“双主体”杰出人才培养机制,研讨校企协同育人的协同共建模式,让支部共建为中心工作搭台赋能。
会议现场
开幕式环节
上午9:00,人才培养论坛准时拉开帷幕,张国宏和袁昕分别致辞。张国宏指出此次论坛为今后双方支部共建开了好头,标志着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合作正式拉开了序幕,期待后期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及党建交流活动。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期待校企“双主体”围绕会议精神,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共同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袁昕指出哈工大建筑学院是清华同衡校招的优秀生源地,很多优秀毕业生已在清华同衡的重要岗位。在行业重大转型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为城乡规划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政策的变化,也是规划人在未来领域内将要承担和推动发展的方向,期望通过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加契合的优秀毕业生。
张国宏致辞
袁昕致辞
报告环节
冷红分享题为《转型期规划学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报告。通过回顾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建成历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行业重大变革下城乡规划学科高质量人才培养面临的难点和问题。面向国土空间规划转型、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城乡规划学科人才培养应面向国家的需要,延续历史的传承、用于承担社会的责任,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积极把握机遇、迎接未来的变革。
冷红作《转型期规划学科高质量人才培养》报告
苏万庆分享题为《哈工大城乡规划学科2022级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的报告。通过回顾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建成历史及城乡规划学科培养模式变革,提出响应国家需要和学校方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型培养模式,前者突出科教融合和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后者突出产教融合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苏万庆作《哈工大城乡规划学科2022级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报告
清华同衡总体中心主任、副总规划师卢庆强分享题为《规划·学科·职业与人才培养——清华同衡探索与思考》的报告。清华同衡依托清华大学顶尖学科群,联合国内外众多顶级专家与行业高端智库团队,形成学术与人才高地,全方位高水平响应各类城乡发展“疑难杂症”问诊需求。在校企合作、产研融合方面,通过联合教学、联台科研、联合实践和联合交流,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向交流、转化。在服务部委、行业融合方面,通过服务部委、服务部委、部委联动和行业融合,以行业学术交流传播为平台,形成“政教产学研”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卢庆强作《规划·学科·职业与人才培养——清华同衡探索与思考》报告
清华同衡总体中心副主任、副总规划师汪淳分享题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难点及应对思路——清华同衡实践经验》的报告。针对规划编制中缺乏对“以人民为中心”、“双碳”等战略落地实施的路径思考,对人居环境、绿色低碳发展的研究不足的问题,建立“人-资源环境-产业-城乡”耦合发展模式。在国家规划体系整体框架下,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衔接的规划协同体系和立体化传导机制,增强规划整体效能。同时,面向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研究,提升科学规划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研发。
汪淳作《规划·学科·职业与人才培养——清华同衡探索与思考》报告
在论坛最后环节,张险峰以及清华同衡总体中心总工欧阳鵬、党办主任肖爽、总体三所所长刘瑞刚、第一党支部书记马元、总四所所长闫琳、人力资源部副主任胡楠等受邀分别对城乡规划学科学生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哈工大优秀校友,张险峰指出哈工大城乡规划学人才培养应遵循“大规划“概念,一个是哈工大的“大”,强调哈工大的办学特色,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工科背景下有积累和优势;另一个是行业变革期的“大”规划,瞄准国家发展治理体系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语境的能力。
哈工大城市规划系教师党支部线下合影
经过近4个小时的思想汇聚,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党日活动是党支部共建的新开端,是在校企“双主体”在协同育人方面的一次实践探索。下一步,双方支部将继续深化共建内涵,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交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