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魂】土木工程学院“踏梦寻沙”实践团开展参观系列红色社会实践

(文/图  宋昭希)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7月18日至8月18日,土木工程学院“踏梦寻沙”实践团在线上线下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感受了黑龙江的冰雪特色,了解了精美艺术品背后匠人对工艺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领略了20世纪初期哈尔滨的文化亮点和民风民情。实践团来到了位于中央大街的哈工大中心,这里展现了哈工大培养的杰出人才、参与铸造的大国重器、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各专业发展前景等。门口处展示的贺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工大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哈工大学子,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科学素养,关注时代发展,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及时融入社会实践,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潜力,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防洪纪念塔,了解了其背后的故事,忆苦思甜,同学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更加感恩、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67

实践团成员参观黑龙江省博物馆

 1970

实践团成员参观哈工大中心

 1974

实践团成员参观防洪纪念塔

7月20日至8月15日,实践团成员线上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等。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人民两字彰显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挂念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磨难和抗争表明,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国家挂念人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也该心系国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要担起民族之责、时代之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向新的征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8月16日至8月17日期间,实践团成员参观家乡地红色景点,包括黑龙江省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黑龙江省哈尔滨烈士陵园、贵州省达德学校、贵州省湘鄂边苏区革命英雄纪念碑贵州省遵义会议会址、河南省南水北调淅川移民纪念馆、陕西省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省枣园革命纪念馆、陕西省杨家岭革命旧址、云南省丽江长征博物馆等5个省共10个红色景点,并形成了8份参观体会及思想感悟。

 1975 1976

 1978

 1977

实践团成员参观家乡地红色景点

8月16日至8月18日期间,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作调查问卷,设置有关党的性质、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二十大等各方面的问题,通过线上问卷星等方式,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党史党章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在调研结束后,根据调查结果,选取有效样本,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了解程度如何、大学生该从什么渠道,利用什么途径来了解党等问题并给出结论。根据调研结果,当代大学生对党史党章等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好,对于一些基本常识类问题正确率很高,但仍有部分同学对党史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小组成员经讨论认为,学校及社会应当加强党史党章等知识的宣传,大学生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8月18日,实践团成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台儿庄战役》。纪录片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的故事,展现了当时战争环境的艰苦以及英雄战士们为了国家无畏向前的精神。纪录片中许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日军对我国同胞的虐杀,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坦克的进攻,鲜红的革命旗帜……无数英雄烈士心怀国家、心怀人民,向着革命旗帜飘扬的方向奋不顾身地前进。他们把血汗泼洒出去,换回了光荣与胜利的花环;他们永远心中坦然,情愿为正义付出而不图回报。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更应该感到幸运。我们要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那些用鲜血换来和平的革命烈士。既然拥有好的条件,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去奋斗、拼搏,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经过一系列的参观、调研、学习,实践团成员受益匪浅,同学们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艰辛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更加深刻地领悟了革命精神的可贵,也更加珍视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这些经历不仅让他们汲取了历史的智慧,更激发了同学们为实现更美好社会努力奋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