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团委组织全体本科生观看学习《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七期

1月24日,在环境学院团委的号召下,学院全体本科生团员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了集体观看《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七期的活动。本期节目中,其中一个“国宝”就是殷商时期的“陶三通”。在本期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南琪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殷墟的地下排水工程,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排水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作用,同时任南琪院士还介绍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引发学院学子的热烈讨论。

1725101团支部的同学观看后表示:“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殷墟就已经实现建设地下排水管网络分支,以解决低地地区的排水和内涝问题,使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建设了合理的水网布局,才能使城市正常运转,显然,当时的人已经有了给水排水的意识。正如三通改变了商王朝的命运一样,人类的命运其实就是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被改变的,它可以是发现、发明、甚至是理念,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小的点点滴滴,并应该为了人类更好的未来而奋斗。”

1725102团支部的同学表示通过看《国家宝藏》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这不是套话!真的看着看着就跪了!真正的磅礴大气!《国家宝藏》真的做到了,让我们觉得自己和自己身上流淌的古老血液一起沸腾,涣然新生。我才发现语言是如此的匮乏,除了说很好看,太好看了,竟然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其他的言语来形容。慢慢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感觉到用演绎前世故事的形式真的让国宝活起来了,太能激发民族自豪感了!

17271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看完之后更觉得自己的所学是有意义的。通过任南琪院士的讲解,我进一步感受到水资源、内涝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技术的继承与革新,例如陶三通的发明到现在的海绵城市的建设、灰绿结合,还需要国家落实加强建设,更重要的是理念上的转变,即从人必胜天到天人合一。美丽中国建设,我辈义不容辞。

1727102团支部的同学表示原来数千年前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理水、排水、治水的重要性,甚至发展出了复杂的处理系统。也有同学感受最深的是现代的新型处理模式,海绵城市、湿地湖泊,我们一直在努力着在进步着,在朝着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的方向前进着。

17272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国家宝藏》中有许许多多的雄伟建筑与珍贵宝物,但从未想过像三通管这种普通、常见的城市构件也能成为被守护的对象。古人的“蓝绿”结合的设计理念居然与现在海绵城市的部分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想不到无论是给排水,还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商朝就有了。作为一个环境人,既对古人的智慧多了一份惊叹与敬仰,又对祖国的发展建设多了一份热忱与信心,激励我进一步努力学习,为我国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18251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一件陶三通的发展故事,殷墟地下排水系统的发掘和传扬,使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优越性。《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在节目中,院士提醒了我们要以史为鉴,关注现代水环境问题,引人深思。

1825102团支部的同学表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太珍贵了,灰绿蓝结合治理水生态的理念是我们现代水生态工作者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环境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有无数个优秀的水生态治理标杆。

18271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院士所提出的的看不见的城市,就是我们给排水课程中重要的一环,尽管平时掩在地下,但是当我们想起它来时,才发现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陶三通作为古人排水工程中重要的器物,在三千年后也同样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这也是对于我们的警示,如同故事里所说的一样,陶三通只是减少水涝的器物,而想要真正根治,只有减少砍伐涵养水土,重视和保护水环境才能做到。

1827102团支部的同学表示节目中,任院士娓娓道来陶三通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在给观众普及给排水知识的同时也令我们环境人倍感自豪。同学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感概自己专业的实用以及历史悠久,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工程专业充满了信心!之后的实验、学习生活中更是丝毫不敢马虎,严把质量关,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也深深地烙印在自己所负责的工程上。

18272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身为一名环境学子、未来的城市建设者思维需得灵活变通,以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改进城市管网和发展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思想为基础,既要汲取前人优点,又要通过新兴技术来满足城市发展的必要,解决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等问题,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251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陶三通问世的背后,是敢于创新的匠人精神。技艺精湛的陶工垚为部族安居,违抗族长命令,秘密改良了陶三通,成就了这一传奇,他身上那种敢于开拓,创新,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作为给排水专业的本科生,我对这件国宝感觉尤其亲切,其不仅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对城市排水的重视,更让我们联系当下,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所有环境人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感与担当感。

1925102团支部的同学表示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专业课程,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接受工程师训练和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具有较好地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给水排水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规划给水排水系统、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管理和简单的结构设计的能力并掌握水资源控制与保护、节水等相关知识,为市政专业注入新的力量。

1927001团支部的同学表示纵观世界上每一个古文明发源地,无不是傍依江河湖泊,殷商也不例外。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的人民,用看似不起眼的陶三通,逐代构建起殷都庞大的水网,使得商人在此定居273年未再迁徙,而中原文明也迎来了第一个巅峰。而现在,我国对生态的态度从“人定胜天”的心态改变到“天人合一”人,这大大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通过我们环境人的努力必能使排水工程完善健全。

1927002团支部的同学表示远在殷商时期,我们的古人就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十分地在意。没有预防河流决堤改道,古人就不可能长久地定居在江河边;没有建立起完善庞大的水网,就不可能发展起聚集的村落甚至繁华的城市。而在这一方面,古人拥有着巨大的智慧,利用先进的排水系统解决了水污染和排水问题。到了今天,这些理念转变为“海绵城市”等适合现代化城市的方案,但其深刻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许多同学表示听说号召收看的节目时,第一反应是好奇的,学院的任南琪院士,究竟是如何与《国家宝藏》这档历史文物类节目联系在一起的。怀揣着好奇,同学们进行了观看。看过之后更是感慨万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而一代代哈工大环境人始终奋战在改善水环境,治理、修复水生态的第一线,作为环境学子,当接稳老一辈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