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高校外语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暨课程思政研讨会成功举办

       5月31日,东北地区高校外语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暨课程思政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黑龙江省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黑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会议以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为核心,以“数智赋能‘三进’教学,协同创新深化改革”为主题,汇聚东北地区高校和全国高等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共谋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方案,共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新路径,共绘提高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蓝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线上参会。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程爽、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井立强、佳木斯大学副校长隋晓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大铸、黑龙江省高校外语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严明,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理解当代中国”任课教师代表、黑龙江省本科高校教务处、本科生院负责人等400余人现场参会,另有全国高校3.8万余名外语教师收看了会议直播。

       武世兴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并围绕深入推动‘三进’工作、深化外语领域课程思政建设,强调了“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深入推进“三进”工作的具体要求。要深刻认识“三进”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做好“三进”工作上升到落实中央要求、上升到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主动回答好“高教强国,外语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加快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要准确把握“三进”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从高校范围、师生参与、工作效果三个维度,总结了“三进”工作开展以来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形成了有部署、有推动、有落实、有成效的工作闭环。要主动谋划“三进”工作新突破新作为,从强化价值引领、建好“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和教材、建强“三进”教师队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推动“三进”工作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外语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程爽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厅,简要介绍了在教育部高位引领下,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三进”工作部署,在完善专项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门中心、开展专项大赛等方面所实施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全国首个高等外语教育“三进”工作协同创新基地落地黑龙江表达了感谢,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全省首个“三进”协同创新基地的先行高校表达了祝贺。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区域合作、加强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协同创新基地的建设重点。明确表示黑龙江省教育厅将与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一道,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号召,汇聚资源、凝聚合力,共同探索数智技术赋能外语教育“三进”工作、推动系统性全方位改革的新方法,携手推进“三进”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进而全面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和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哈工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致欢迎辞。她表示以数智赋能“三进”教学,是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主动领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因势而谋、因时而进推进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哈工大构建了人文与理工学科融通发展的战略路径,有组织推进学校人工智能等传统强势学科赋能外语学科建设,推动构建“外语+”特色发展模式,在谋划新兴学科增长点、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打造科研攻关新增量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特色优势。本次研讨会以“数智赋能‘三进’教学,协同创新深化改革”为主题,旨在搭建高规格、高水平交流渠道,围绕如何用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这一教育教学的“倍增器”,共同探讨“数智赋能‘三进’教学”的创新理念、思路、方法和风险挑战应对等系列课题,意义重大。哈工大将携手兄弟高校,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度交流思想、有效碰撞理念,共同探索“数智赋能‘三进’教学”之道,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智赋能的课程思政特色育人模式贡献力量。

       常小玲代表外语教学研究与出版社提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是落实“三进”工作的重要举措,正在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界的一场重要转型。从老师们逐步熟悉理念和内容,到多项教学与科研成果落地,系列教材有力推动了高校外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目前外研社已建设了集课程支持、教师发展、实践实训、测评服务于一体的多元教学支持体系,通过数字课程、慕课、虚拟仿真课程、实训平台等支持教学创新。未来,外研社也将携手高等外语教育“三进”工作协同创新基地,进一步创新“三进”数字资源体系、教学支持体系和教师教研体系,通过将“三进”工作与数智赋能紧密联结,探索“三进”工作的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共同推动“三进”工作的新发展。

       会上,举行了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外语能力大赛黑龙江省赛区比赛启动仪式,严明代表大赛组委会介绍了新赛制新措施等情况。省赛将于5月至11月进行,以考查综合能力为导向,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会议同步举行了黑龙江省“高等外语教育‘三进’工作协同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宣读《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成立黑龙江省高等外语教育“三进”工作协同创新基地”的决定》后,程爽、孙有中、陈蕊共同为基地揭牌。作为全国首个设立的“三进”协同创新基地,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将聚焦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数智外语教育发展为牵引,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数字赋能课程建设合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数智化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融合发展、高校与实务部门合作协同创新,探索推进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和外语教育数字化的新方案,推动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受邀作主旨报告,聚焦“‘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融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以实际案例深入阐述如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外语人才培养,利用数智技术赋能“三进”工作,提出了“开齐、开足、开好”“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实现理解语言、理解内容、理解当代中国的“三级跳”的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雪教授展示了哈工大在“数智赋能‘三进’教学方面探索的成果——哈工大“活字”大语言模型和全息数字人教师。李雪教授还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高等外语教育‘三进’工作协同创新基地”的建设规划,将着力开发《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的数字人助教,将就《理解当代中国》与师生交流互动,孙有中教授将之命名为“理解GPT”。

       会上,邀请到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教授、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一洁、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兼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雪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桂君教授、黑龙江大学日语写作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高芃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田秀坤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施玲副教授和大学英语系主任张艳阳老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李云波教授等高校及企业的9位专家学者,围绕构建数智解决方案赋能“三进”课程教学创新、建好“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和慕课、用好“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推进“理解当代中国”教学创新实践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学赛用教”融合促进外语人才培养、探索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分享了全面推进“三进”工作的典型经验与实践成果。

       

       本次会议各环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严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雪教授,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轶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晓军教授主持,闭幕式由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佳木斯大学副校长隋晓冰教授致辞。

       自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工作以来,东北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为发现和培育优秀教学工作成果并促进成果的交流共享与推广应用,进一步推进区域“三进”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和深入性,三省一区教育厅共同开展了外语“三进”教学工作成果征集活动,通过会议精心设计的五大主题展板,全面展示了35所高校在保障举措、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践成效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