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基础学部航天学院开展扎龙湿地生态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一直走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朝着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奋斗。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基础学部航天学院派出林雅芝等学生于7月18日前往扎龙自然保护区,实地调研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了解丹顶鹤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

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实践小组乘上观光车进入保护区深处,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地平线,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将万顷芦苇荡点缀得生机盎然。通过询问在保护区内工作了多年的清洁阿姨、游船小哥、小卖部老板等工作人员,小组同学了解到扎龙湿地作为“共和国湿地的长子”,在政府的保护与管理下,一直维持着相对原始性与完整性。“这边是不让开发的”“几年来都没变的”“没有变化,一直都是这样的”他们如是回答。也正是在这样大力的保护下,扎龙湿地一直是丹顶鹤等珍禽的乐园,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丹顶鹤——珍稀之禽

丹顶鹤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一等的文禽,其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栖息地不断变为农田和城市,同时还有捡卵、偷猎等人为干扰,使丹顶鹤的数量急剧减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92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而扎龙就有400多只。

实践小组近距离地观察了丹顶鹤的放飞,这其实是丹顶鹤野化的一个过程。在走遍整个保护区的过程中,队员们仅从工作人员那初步了解到丹顶鹤的一些简单饲养状况和繁殖情况。最后,有幸找到一位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了三十三年的科研工作者,并与他进行将近一小时的访谈,从而系统地了解了丹顶鹤栖息地分布情况以及保护繁殖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队员们,丹顶鹤的保护可分为栖息地的保护(野外饲养)以及迁地保护(人工饲养)。他们每四年进行一次科研调查,由调查数据可知野生丹顶鹤数目其实还是在减少当中,但可喜的是人工饲养丹顶鹤数目在不断增加,人工饲养的丹顶鹤还有野化的过程,使其能自主地在野外生存并繁殖。除了丹顶鹤,扎龙湿地还保护着将近300多种珍稀飞禽,他一一通过PPT向队员们展示着这些飞禽在扎龙湿地的生活状态,眼里是无尽的喜爱与关心。

在游览保护区时,实践小组注意到一个仍在施工的建筑,上前询问得知这即将是一个博物馆;同时在保护区内还设有标本厅供游客了解;在入口处还有知识小册子免费领取;由此可见扎龙自然保护区不仅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更是湿地文化以及珍稀飞禽等的教育之地。在与工作人员交谈的过程中,他由衷地说道:“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感受、体验与研究。”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小组深入体会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的时刻,当代青年更应该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入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多去关注生态变化以及生态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