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 建交通强国】交通学院师生讲述在党旗指引下的交通发展成就第四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落实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交通学院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在“百年传承、卓越启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推出“学百年党史,建交通强国”系列活动,以有声推文的形式,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交通重大工程,以小话题反映大主题,教育引导交通学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学百年党史 建交通强国”第四期由交通学院交通工程系硕博联合党支部宣传委员何健颖带领党团员重温中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墨脱公路。有声推文链接及内容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y1mMvJGH0Zi8MfZCP_ZUcQ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条公路,这条路几十年间先后历经五次修建,克服了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量最大、地震烈度最高、地质灾害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等不利条件,最终于2013年建成中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墨脱公路!

嘎隆拉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3310米,平均海拔3700米。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在此间贯通仪式上说,墨脱公路的建设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解决了大量复杂的技术难题,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墨脱公路克服复杂多变的地形

孤岛墨脱,穿越天险

墨脱县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11567人。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贯穿县域全境,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过渡到低谷地带的200米,陡峻的山、湍急的水阻“置”墨脱于“井底”;频发的地震、滑波、塌方、泥石流、高雨量和局部的强降雨几乎“屏风”墨脱于“孤岛”之上。

截至2010年,各乡之间仅通骡马驿道,且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越蚂蟥、毒虫、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泽,行人安全无保障。墨脱人民将土特产背往米林、波密交换茶叶、盐巴及日用必需品。

              墨脱,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

攻坚克难,高原之最

在西藏有句话:墨脱的路才是真正的天路,意思是比上天还难。去墨脱有四怕:怕雪崩、怕泥石流、怕猛兽、怕蚂蟥。沿途经常遇到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路上每年都有人不幸摔下悬崖、掉下河沟而死亡,或被雪崩和泥石流卷走,或因在雪山上迷路而被冻死。

修筑天路,有两个困难的问题:1)嘎隆拉雪山;2)经常性的塌方和泥石流等灾害。

打通嘎隆拉隧道,既能节省翻越雪山的时间,更能避免因为大雪而无法行车的困难。必须在相关节点进行防固,做牢地基,并进行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比如修建防护墙等。

                    墨脱公路盘踞嘎隆拉雪山,穿越嘎隆拉隧道而过

天路通车,中国奇迹

1961年10月西藏分军区已组织人员开始线位踏勘。1965年,墨脱公路第一次修建,由于山势太险而被迫停工。20世纪70年代,国家曾两次投资对墨脱公路进行修建,但都由于特殊条件的制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10年12月15日,嘎隆拉雪山隧道爆破成功,墨脱公路全部贯通。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西藏墨脱公路正式通车庆典

“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几天。”这首西藏南部的当地民谣勾勒的是以往墨脱交通的真实写照。而今天,这句民谣正在走进历史。

在墨脱公路,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现象:沿线没有特定的地名,重要的地方全部以“XXK”标示,比如重要的途中的物资中转站以“80K”表示,而不叫“中转站”,“80K”约定俗成为该地方的地名。这个独特的现象像是一种隐喻,其中暗含着公路的重要性,同时也是隐含着交通人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当墨脱公路到达117K,便是梦想抵达,每一寸公路都凝聚几代人的夙愿、牵挂、嘱托、希望和梦想,甚至生命,更凝聚着交通人的智慧、艰辛付出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墨脱公路的里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在“世界屋脊”上,它更像是西藏和全国交通行业,特别是公路行业行进的脚印和整个行业的精神刻度——它标示了这个群体的坚韧、奋进和默默无闻,同时也间接标示了420多万公里公路背后一个群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