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跟党走】土木学院18硕士7班团支部走访哈市道外老街区

(图/焦兴东 文/汪禹杉)1116日下午,土木学院18级硕士7班团支部的团员们来到了位于道外区的靖宇街。我们的目的地是哈尔滨新古典风格建筑的典范建筑群:中华巴洛克。

清末民初,哈埠华洋聚集。洋人(以俄侨为主)多居于埠头(今道里区),建造了一批经典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这其中的精华所在便是今天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街区。而当时的华人富商则多定居于滨江(今道外区),居所风格结合西式巴洛克风格和东方四合院,形成了后来被命名为“中华巴洛克”的独特风格。其建筑外立面装饰既有西方特色的悬出山花和人体塑像,又有东方风韵的福禄寿喜宝瓶神兽。而主体结构则遵循四合院的规制,只是层数转为两层,屋顶采用平顶。现在,“中华巴洛克”街区已经被部分修复,而一些残损严重的区段则可能被拆除。听闻这一消息后,我们赶到了这里,体味这片百年老街的历史变迁。

初次来到这里,我们有些震惊。沿靖宇街下行,两侧的高楼大厦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两三层的古典小楼。在这条以抗日英雄杨靖宇来命名的大街上,大家都有一种时光错位之感,仿佛置身在那个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代。唯有街上现代化的车辆一辆辆驶过,才把我们的思绪引回到当下。

沿途有很多建筑都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有的建筑年代早些,装饰风格看着也有些古拙;有的建筑年代晚些,饰条的纹样也繁复些;而有的建造年代不详,唯有残损的雕饰静静地诉说着它的沧桑过往。有一些店面是名店:老鼎丰,亨得利,都是闻名遐迩的老字号。老房子配老字号,时代感油然而生。

遥想当年,一群勤奋的中国人来到这片黑土地打拼奋斗,凭借聪明才智,终于在中华巴洛克置办下一份产业。然而,正如《闯关东》里朱开山一家的遭遇,日寇铁蹄踏进东北之后,一切付出辛劳汗水所取得的成果都被日寇巧取豪夺,化作了乌有。自此,在这片街区,一派萧条之相。

1946年,党接管了哈尔滨,自然也接手了中华巴洛克。曾经繁华,而后又乌烟瘴气的中华巴洛克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安定与祥和。公私合营,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与共和国同步。是党给了哈尔滨新生,是党给了中华巴洛克新生!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停止了脚步,依依惜别这片蘸满了几代中华儿女汗水、血水和泪水的土地。

1125日下午,土木学院18级硕士7班团支部的团员们再次来到了位于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这一次,大家的行程侧重于已修复的南一道街到南三道街。

几年前,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因年久失修,发生了几起事故。这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街区太过庞大,因而经慎重考虑,中华巴洛克的精华区段被修复改造成步行商业街,而其余破损严重的区段则予以拆除。消息传出后,人们大都表示认同。但这次翻建工程终究让市民同部分老巴洛克街区挥手告别,不免也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舍。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让世人看到老一辈哈尔滨人的聪明才智,因而将精华的部分保留;为了改善老住户的生活条件,增加商业服务,因而将部分老建筑清理。类似的事在不同的地方上演着,体现出人们在保护文物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两者间找寻平衡点的探求。毕竟,一味保留旧建筑,几代之后,无人的废墟将比城市本身还巨大,吞噬掉一切宜居的平原水泽。而坚持清除一切古建筑,也将让文化断代,犯下有损历史传承的错误。

修复一新后的中华巴洛克究竟怎么样?是否还保留有过去的风韵?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了南一道街。令人感到惊喜的是,这里修旧如旧,还引入了很多关于民俗文化的元素。有魔术店,泥人坊,还有沙画馆和相声社。这些店铺不仅繁荣了商业,助益了经济,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较好地推动作用,我们依次拜访,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妙。

艺术是美的,饮食也是美的。中华巴洛克有很多具有浓厚历史积淀的老店:老鼎丰,张包铺,红光馄饨馆就是其中的代表。有人说,老鼎丰之于哈尔滨就如同稻香村之于苏州北京,从老鼎丰这一品牌的影响力而言,此话并不为过。老鼎丰是哈尔滨最著名的糕点品牌,除了中西面点之外,还兼营饮料雪糕。中华巴洛克的这家老鼎丰是总店。原来的老鼎丰货栈是小本经营,40年代,店面已经难以为继。1946年,哈市企业公私合营,老鼎丰从历史的深处再次重振炉灶。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给予了老鼎丰新生。

我们好奇地走进了老鼎丰的店面。真是太有趣了,外面看似朴实无华的店面,内里却是灯火辉煌,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品尝过老鼎丰的招牌冰棍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果然是货真价实,名不虚传!

一百年的时间,足以抹除许多事情。但是老鼎丰却依然屹立在哈尔滨的美食之林。这与老鼎丰的师傅注重品质有关,与经营者的营销有方有关,但更与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关。日寇铁蹄之下的老鼎丰,依然有优秀的面点师,有苦苦支撑着的店家,然而,由于不是日资企业,日方向老鼎丰收取了高额的税费,导致了它在旧中国的衰微。这种因压榨民族资本而导致企业衰败的例子在那个时代比比皆是,幸好,一道新的光芒磅礴而来!

在这片传奇的街区里,每一刻都书写着新的故事。愿大家都能来到这里,如翻阅书一般,翻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里面,有奋斗的故事,有失败的故事,有心酸的故事,有喜悦的故事。有沙俄政府的虎视眈眈,有张氏王朝的无能软弱,有日寇的冷血无情,也有着中国共产党的阳光普照。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了这里,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则复兴了这里。

再见,美丽的中华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