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祖国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切身感受党和政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2019年寒假,环境学院组建了“美丽中国”生态环境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50余人分赴全国各地的24个省、市,针对城市水体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水质及污水处理情况、工业企业污染、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等问题展开调研。
实践团成员首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家乡城市基本情况,制定调研计划,随后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结果如下:
安徽、湖南、江西等省份的城市积极落实河长制度,初步完成河道垃圾处理,水体整治较好,水厂采用先进处理工艺,但存一定的水污染现象。排水系统较为完善,但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常发生内涝灾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当地以规模工业为主,空气存在轻度污染。
甘肃地区主要城市黑臭水体已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气候原因,近几年降水增多,超出城区规划之初的预期降水量,导致城区会出现内涝情况,造成极大不便。城市主要经济来源为矿产资源开发类重工业,然而近几年矿藏枯竭,城市正积极探索转型。相比之下,青海地区问题更加严峻,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环境更易遭到破坏而不易改善,政府正积极主导生态环境改善运动。
河北、武汉等发展较快地区如唐山、武汉开始试行“海绵城市”,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内涝现象,相较以往已大大改善。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明显,如广州市入选黑臭水体整治示范性城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强暴雨造成的积水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广州市建成全国首例深层隧道排水系统,有望解决70%“水浸”问题。
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环境独居特色,政府依托当地民风民俗大力发展旅游业,预期旅游业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特殊的地表形态和人民长期生活习惯,黑臭水体较多,且多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施工难度大治理进程缓慢。目前有多个在建污水处理厂,预计2020年污水管网得到有效治理。
黑龙江省河流众多,降水量较大,主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状况良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城市主要黑臭水体大都集中在老旧城区,虽然某些流域得到了有效治理,但一些无名沟渠,至今未得到根治。而绝大部分城区建设历史久远,规划年代较早,建设标准较低,基础配套设施要求低甚至没有,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基本都是雨污合流混排,排水管网布局不合理且老化破损严重,导致排水能力过低,不能适应城市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更是看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和建设问题,对美丽中国建设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积累了分析环境问题的经验,对今后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黑龙江省克东县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广东省东莞市
浙江省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