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2020年11月13日至14日,第12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联合承办。年会主题为“铁路·城市·规划:历史与展望”,围绕“铁路网络与区域发展”“铁路与城市空间”“规划史研究与方法”“聚落与城市”等议题,探讨城市及其规划的发展规律,发现规划智慧、规划遗产,寻找中国特色城市理论与规划理论的历史线索。年会共完成学术报告29篇,其中大会主旨报告6篇,平行会场报告20篇,学术讲座3场。本届年会首次采取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国21所高校、规划管理和编制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线下参会,20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通过腾讯会议室和腾讯直播的方式线上参会。


大会开幕式

2020年11月14号上午,年会开幕式由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百浩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石楠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澄教授,联合国文化遗产管理教席、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分别致辞。

石楠副理事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一贯的探索研究之风,为建立文化自信、自觉完善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并希望运用新理念,迎接新挑战,发展城乡规划,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规划理论方法与价值支撑。孙澄院长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对与会学者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阐述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建筑学科百年校庆之际,成功承办第12届年会,对学院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预祝大会取得丰硕成果。董卫主任委员对百年哈工大表示祝贺,指出学委会愿与哈工大深化合作,加强青年人才培育,共同为规划领域做更多有意义的研究和贡献,他强调了此次以铁路、城市和规划为主题会议的重要性,认为中东铁路和朝鲜半岛区域联系密切,大区域层面可沟通东北亚地区,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能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推动我国区域规划智慧走出国门,为东北亚崛起奠基。
 

大会主旨报告

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由董卫教授主持,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大学建筑规划学院王鲁民教授点评。6篇主旨报告从全局的、区域的视角,对本次会议的主题“铁路·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的解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松茯教授以丰富的史料,生动展示了铁路与哈尔滨早期城市形成发展史。韩国汉阳大学建筑学部韩东洙教授通过韩国铁道的形成发展与城市盛衰,揭示了铁路与国家现代化、城市化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曲晓范教授历史地展示了中东铁路与中国东北地区早期城市化历程,以开放的文化心态表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山东建筑大学王崇杰教授通过山东建筑大学铁路遗产传承与人文校园建设实践,展示了一个“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的不同思路。

东南大学李百浩教授系统梳理了东北三省区域中心城市演替脉络,揭示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区域规划史研究的日益重要性,认为历史研究是建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最基础工作之一。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孙诗萌对晚清代台湾省城市空间要素规划建设时序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分时段总结,展示了中国古代官方认定的聚落价值及其不同条件下的表达,代表了优秀青年学者的成长与水平。

大会平行报告

下午组织4场平行报告。前两场报告主要围绕会议主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后两场报告继续探究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的基本问题。会前,学委会组织委员们对48篇投稿论文进行了专门遴选,保证了论文的质量与效果。4场报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委会的委员与教授们携手青年学子共同探索,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平行报告1:铁路网络与区域发展

“铁路网络与区域发展”分会场由学委会委员、重庆大学建筑学院李旭副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卢宇飞、硕士生彭思伟与学委会副秘书长王兴平教授对“一带一路”沿线中外铁路建设合作与城市-园区开发进行案例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生胡一鸣与董健菲副教授对南满铁路沿线城市近代日式住区规划进行专门研究;同济大学博士生单瑞琦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张松教授以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沪、沪杭甬铁路沿线县市为例,探究城市空间拓张与铁路建设的关系;清华大学博士生鲁嘉丽论述 1881-1911 年中国晚清铁路网演化脉络;山东建筑大学姜波教授研究东风西渐中胶济铁路与山东近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武廷海教授对各位嘉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点评,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邱晓翔、哈尔滨工业大学董建菲、唐岳兴、广州大学姜省等学者就铁路网络与区域发展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平行论坛2:铁路与城市空间

“铁路与城市空间”分会场由学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曹康副教授主持。武汉理工大学李传成教授与硕士生陈希、吴焓研究武汉近代沿江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赵逵教授与硕士生李创从驿路与铁路看张家口城市形态演变;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谢佳育与学委会委员赵志庆教授研究铁路影响下的哈尔滨空间基因;华南理工大学张小星讲师与硕士生林雨琦、黎庆霖以及博士后韩晓斐研究铁路影响下的东莞市域城乡空间演变;太原理工大学李岚讲师研究铁路对近代太原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学委会委员邱晓翔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对各位嘉宾的宣讲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会嘉宾就演讲主题、现代铁路提速及高速铁路与沿线城镇结构演替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平行论坛3:规划史研究与方法

“规划史研究与方法”分会场由学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赵志庆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曹康副教授与硕士生章怡发表基于多学科分析探究规划创新传播原理的报告;清华大学助理教授郭璐从先秦传世文献探究中国早期规划的材料、方法与框架;学委会委员、浙江大学傅舒兰副教授与硕士生金盼盼研究1840年代宁波传统城市社会空间构成;学委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姚亦锋教授探索中国古都地理空间特征;学委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李浩教授基于新发现的一些史料论述著名的“梁陈方案”话题。学委会委员、山东建筑大学赵虎副教授对各位嘉宾的议题逐一进行精彩点评,线下线上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平行论坛4:聚落与城市

“聚落与城市”分会场由学委会委员、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王骏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李东泉教授分析近代青岛城市发展的地理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张杰教授与硕士生张纯、郭天慧量化分析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地理空间特征;山东建筑大学赵虎副教授与硕士生杨松、尚铭宇探讨黄河文化遗产的构成体系及地方应用;重庆大学李旭副教授与硕士生段昀孜、邓子健、韩筱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探索城乡互动背景下村镇聚落演变规律与重构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赵志庆教授与博士生张博程、王清恋探究了哈尔滨近代鼠疫大爆发及防疫空间规划与措施。会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慰副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会的老师与和同学们就报告内容以及铁路、古道、河流等线性要素对聚落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闭幕及总结

在闭幕环节,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武廷海教授代表学委会做大会总结,充分肯定了本届年会取得的丰厚成果,认为“参加会议与报告的年青学者表现出显著的创新与活力,小荷已露尖尖角,甚至亭亭出水中了”,并进一步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期望,指出“青年学者是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的新生力量和希望所在,也希望广大规划学子继续关注规划历史与理论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进展。”

与会者认为,近代以来,铁路发明对城市乃至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出现了铁路城市,诞生了铁路城市规划。铁路发展带来了新的城市结构形态与布局,也留下了丰富的与铁路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遗存和城市空间。新中国以来,铁路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家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高铁技术快速进步和国家高铁网建设,对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城市群、都市区与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铁路城市体系、铁路城市规划理论、铁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了文化线索与历史智慧。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第2届3次委员工作会议

2020年13日晚间,学委会召开了2届3次“线上+线下”工作会议,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全程组织会议,他强调,继续加强青年托举工作,继续吸引年青人参与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加强中国城市理论合作研究并努力取得突破;铁路城市及其规划研究要放射亚洲,关联欧洲,跟上“一带一路”与历史文化空间建设的需要,为中国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做出新的贡献。李百浩秘书长对学委会2019-2020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组织大家讨论未来工作展望。

现场和线上的各位委员各抒己见,为学会研究方向献计献策,诸多青年委员就学科教育的传承问题,希望能够加强纵向与横向合作,设置相关奖励机制、创立相关出版物以鼓励青年学生进行创新型研究与成果总结。

       年会学术讲座

本次会议践行在大会之前邀请委员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的传统。李百浩教授、王鲁民教授、曹康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城市与都市的再认识》《形式与功能——姜寨设壕遗址分析》《中国规划理论:40年求索之路》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反响强烈,促进了学会专家同与会学者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师生的交流,为本次年会进行了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