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明月啸风吟,守吾初心尽吾情——建筑学院暖通燃气专业校友抗疫纪实

防控疫情,挥洒着爱国的赤诚。

使命担当,燃烧着奉献的火花。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爱国的信仰。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满含着拼搏的热血。

他们也许无名,但永远不会被遗忘。

他们也许无声,却迸发出抗疫进行曲的最强音。

在他们当中,也有哈工大建筑学院暖通燃气专业优秀校友投身抗疫一线的身影。践行初心使命,彰显爱国担当,他们心系家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暖通燃气人的磅礴力量。

“疫情下的逆行人”王当瑞校友

 王当瑞,男,02级本科、06级硕士,中共党员,现就职于中南建筑设计院,参与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武昌医院南湖区、咸宁传染病医院等设计改造项目;同时联合哈工大暖通专业师生开展方舱室内环境分析,相关成果写进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合作编写的《方舱医院设计和改建的有关技术要求》,并已翻译成英文。

抵达武汉

疫情期间,王当瑞所在单位承接雷神山、方舱等多个抗疫项目,急需设计人员返岗参加设计。春节在山东老家的他就开始申请办理返汉证明,在拿到所有材料的当天就返回武汉。自驾离开山东后,当地就不准再返回,且多处路段禁行武汉车量,随时都面临被困在高速上的风险,可他排除万难,依然“逆行”赶往武汉。

“疫情集中在武汉爆发,身为武汉的设计师,能为抗疫做点儿事情,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我感到很荣幸。”王当瑞在返汉后第二天,就投入到方舱医院、抗疫项目的设计中,所有设计在过程中均需多次自驾去现场查看原有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他再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设计或改造方案。

与新建项目不同,医院内有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去现场被感染风险很大。不仅如此,由于抗疫项目时间紧,设计、施工压力很大,王当瑞还要根据武汉市能够采购到的产品进行设计,受限条件颇多。他深感负压病房的设计正是暖通工程师的业务范围,特殊时期,更是暖通工程师应尽的义务。最终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他圆满完成了多所方舱医院的设计工作,并获得了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疫情防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抗疫进行时”

“一线中的奋斗者”徐付民校友

徐付民,男,12级硕士校友,中共党员,现就职于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疫情期间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空调系统设计、医护区通风系统设计以及部分辅助用房的暖通设计,并进行施工现场配合、验收。

现场验收

2020年1月23日,下午4点,徐付民收到单位召集设计团队,启动火神山医院设计任务的通知。当时面临的局面很严峻,时间紧,任务重,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应急医疗医院,既要最大能力救治病患,又要确保医护人员安全。适逢春节,货源组织困难,设备选择受限,在设计的时候,需根据实际能采购到或加工制作成的机电设备来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方案。

他于24日凌晨两点,完成设计方案,26日,在接到设计任务后仅仅60个小时,交付第一版蓝图,确保了项目的落地实施。以往的设计是以天或者月来编制设计进度表,这次设计是按照小时计算,一天24小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接下来的短短几天,他的设计又经历了两次大修,分别是国家卫健委专家修改意见和军方医疗专家修改意见。他白天同专家沟通修改意见,前半夜,土建专业修改图纸,后半夜,机电专业在土建专业图纸的基础上完成自己专业的修改,第二天一大早交付修改后的图纸。为确保设计成果尽快保质落地,在完成第一版施工蓝图以后,他便奔赴火神山现场,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从着手设计到竣工交付,他仅用了10天时间就高质高效完成。

向军方介绍情况

“平时多下功夫,多研究设计方案,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做出最好的应对措施。”他既践行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也践行着临难受命,迎难而上,化难见巧,克难济世的“火神山精神”。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中,他深深感受到,火神山医院建设既是挽救生命之战,更是稳定民心之战,扭转局面之战。同时,中国也通过火神山的建设,向全世界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他本人也在战“疫”中因为表现突出,获得了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抗疫先锋、火神山青年突击队等荣誉称号。

“抗疫先锋”

“雷神山的奉献人”吕中一校友

吕中一,男,09级本科、13级硕士校友,中共党员,现就职于中南建筑设计院,主要参与雷神山医院通风空调的设计工作,参与完成《雷神山医院通风空调设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等相关研究成果。

当收到雷神山医院设计召集令以后,吕中一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参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一直坚守在设计第一线。为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他分秒必争的加班赶图。因武汉封城,他每天骑着共享单车往返公司,并时刻保持设计与施工的密切联系,还多次前往施工现场,了解院方使用需求,跟进施工进度变化,及时修改设计图纸,保障现场高效推进。雷神山医院施工图纸交付后,他又投入到日海方舱医院与青山北湖名居隔离改造等项目的设计之中,并获得了光谷日海方舱医院荣誉纪念证书。

施工现场

勤恳做事,诚实做人,责任当前,我愿为先,这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始终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工作中,抒写哈工大暖通校友的初心使命,体现暖通人的责任担当!让生命之火在奉献中永远闪光。

“青春战疫的冲锋者”姜丽泉校友

姜丽泉,男,2014级本科校友,中共党员,现就职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参与火神山的施工和雷神山的C1区屋面的排风系统等工作。

前往武汉

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姜丽泉主要负责材料提供,因为现场施工缺少任何一种材料都得停滞,所以材料绝对不能断供。当时指挥部为了保证主要通道的畅通,将材料铺满了奥运村周围两公里。他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提前想着下一步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并找车找人协调汽车吊或者扛上屋面。在DFN500的PE管道直接过程中,没有汽车吊,他和二十多个人一起用手爬梯子扛上去。630mm*400mm的止回阀非常重,在现场急需时依然一手拿一个跑步送达。

施工现场

他做着螺丝钉的工作,在团队中却必不可少,无论何事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光发热,奉献青春力量。工作分为两班倒,白班是7:00-21:00,晚班是21:00-7:00。他经历了四个晚班,最后一天为了调试负压系统甚至从中午12:00一直挺到了第二天13:00。雷神山五天下来,他仅仅睡了十个小时。

玻璃门后的病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姜丽泉说:“如果问我当时怕不怕,我会说,不怕肯定是假的,因为我没办法在当时这样一个环境中掩饰自己的恐惧。但是有些事,真的到了你扛的时候,硬着头皮得扛着,就算头皮扛破了也得扛着。”每个人都天生对恐惧有畏惧感,但能在危难面前克服这种恐惧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姜丽泉就是这样的人。

在疫情期间,哈工大建筑热能工程系教师也在各自的岗位中完成大量科研工作,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针对由体院场馆改造的方舱医院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刘京教授和董建锴副教授课题组与中南建筑设计院相关设计人员联合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方舱医院环境的改善措施。相关研究成果已用于指导方舱医院实际设计,并编入方舱医院设计导则。

大花山方舱医院内部布置

并肩战疫,携爱同行。

冷暖燃情,筑梦百年。

疫情大考,伟大的祖国彰显出更伟大的力量。

牺牲小我,平凡的人们承担起不平凡的希望。

正如王当瑞、徐付民、吕中一、姜丽泉等优秀的校友,哈工大建筑学院暖通燃气专业有许多优秀校友投身于抗疫一线,他们发扬伟大的爱国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的奋斗精神,践行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中彰显不平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