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2018年1月23日,哈工大材料学院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遂宁大英县,对当地卓筒井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探访。
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目前,卓筒井在大英县只保留有41口,而以卓盐井工艺生产的盐灶仅有一处。
卓筒井管理处工作人员为实践团一行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了解了卓筒井的生产工艺技术及流程,以及详细的工作原理。据工作人员介绍,卓筒井主要依靠三项技术:圆刃锉、表层套管和扇泥筒。扇泥筒安装有单向阀门,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阀门。有了这三个技术,盐井才能越打越深,卓筒井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是世界钻井史上的里程碑。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队员们获得了不少资料和信息。为进一步了解人们对遗产保护的认识,在结束参观以后,队员们向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以及大英县文化广场上的市民发放了关于卓盐井制盐技术遗迹保护的调查问卷。根据反馈,队员们了解到大部分人对卓筒井古迹的保护意识都较强烈,政府也采取了很多实际性的保护措施,这展现出人民和政府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陈列馆之行结束后,实践队还拜访了当地的工艺传人严昌武老人。年满78岁的严昌武老人,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在交流中,严昌武忧心忡忡:“我这个岁数说不清哪天就死了,传不传得下这个技术,真不好说。” 在严昌武老人的住房隔壁,是卓筒井的工具房。据说,老人拒绝了搬去和子女同住的请求,独自守着这里,因为在他心里,守护卓筒井,在他的有生之年,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更加明白了文化传承之不易,对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